蔡安辉长宏网
审查工会经费预算、决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赋予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重要职责,是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工会经费的重要载体,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增强工会工作实效的有力举措。全面做实这项工作,有利于工会经费预算安排和使用更好地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利于推动工会重点工作顺利实施,有利于确保把工会经费用到职工群众身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创新实施全总“559”工作部署,在全面做实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上下功夫,在提升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效能上下功夫,以有力有效的经审监督服务保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做实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工会组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离不开稳定、充足且高效的经费保障。加强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有利于推动工会经费资源精准聚焦、高效投入到重点工作领域,确保工会经费使用始终“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工会组织履职尽责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全面做实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是国家强化预算审查监督的工会实践。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作为完善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全面修订预算法,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机制,修改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等等。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主动对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加强和改进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有利于推动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向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目标迈进,全面提升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效能。
全面做实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是深化工会预算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规范性。加强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有利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任务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长宏网,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工会预算制度,推进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绩效导向,不断提升经费使用精准性和效益性。
全面做实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是推动工会经审工作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全总党组高度重视工会经审工作,要求健全工会经审监督体制,加强日常合规审计监督,积极探索管理审计,切实发挥经审监督利剑作用。全总十八届经审会着力构建“六个三”经审监督工作体系,谋划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把全面做实审查监督作为关键措施,聚焦对预算编制、政策导向和执行标准的“政治把关”与“民主监督”,从源头上确保工会经费的正确使用方向。重在事前防范的审查监督与重在事中事后核查的审计监督,有机衔接、协同发力,“双轮驱动”“双剑齐发”,能够实现工会经审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发挥经审监督服务保障作用。
牢牢把握从“程序合规”向“治理效能”延伸的方向和路径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审查监督。始终将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审查监督首要任务,聚焦工会组织政治属性强化监督效能,努力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聚焦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工会牵头的改革任务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抓好中央巡视、中央审计整改任务落实等方面开展审查监督,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监督层面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紧盯守好用好工会经费“钱袋子”,既监督把经费分配好,确保工会经费更多地向服务职工的民生领域倾斜,又监督把经费花好,把经费用在“刀刃”上。
推动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加强支出结构优化审查,重点审查工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支出结构固化、“基数加增长”等惯性思维导致的问题,强化“零基预算”理念的应用与监督,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工会经费资源精准、高效配置。加强政策落地效能审查,重点审查各项政策措施在预算中的转化落实情况,包括资金匹配度、实施路径可行性等要素,强化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规划的有效衔接,提升预算的前瞻性和统筹性。加强重点支出全周期监管,对重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转移支付,实施“政策依据—立项论证—执行标准—绩效目标”穿透式审查,督促实现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
织密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防护网。坚持每年对同级工会预算草案、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决算草案开展审查监督,构建预决算监督闭环链条。开展全口径审查,将工会本级范围内所有收支预算全部纳入审查范围。加强“事前”审查监督,将预算审查关口前移,对照预算法、工会预算管理办法,从源头推动改进完善预算编报工作。聚焦“事中”过程监控,紧盯重点支出与项目实施,对预算批复下达、资金拨付管理、实际使用效能及绩效目标实现进行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做实“事后”结果纠偏,扎实开展决算审查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把审查监督成果作为未来预算安排和政策优化的重要依据,形成有效的约束与激励。
将绩效监督贯穿审查监督全过程各环节。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审查预算草案,要求报告当年重点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和上年度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严格审查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监督预算执行,要同步跟踪监督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动态监控资金拨付进度、项目实施效果。审查决算草案,要将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审查重点,并将审查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实现绩效管理的闭环运行。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持续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
努力推动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的精准化和科学化
对标确定时间。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存在监督目标一致、监督内容相近、监督方式相通、法律依据相关等相似性与内在关联,这种共性为在时间上实现协同提供了遵循和参考。要自觉将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置于国家预算监督的大格局中,主动对标对表同级人大预算审查时间节点,安排部署好工会经费预算审查监督,努力实现部署同步、节奏同频,更好地保障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整体性。
改进工作方法。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做实预算初步审查,是开展实质性审查的重要基础。要健全以审计为基础的审查监督机制,对同级工会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编制情况、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进行初审并报告审计结果。督促编实、编细预算,推动有关部门及早部署预算编制工作,切实提高预算草案的完整性,细化预算管理颗粒度,完善各预算项目的立项依据、支出内容、支出标准、绩效目标。主动听取财务部门年度预算编制原则和重点内容介绍,及时了解掌握政策走向。督促强化绩效管理,努力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让资金使用效果可量化、可考核、可比较。
强化数智赋能。开展预算监管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动态化、精准化监督的战略性举措。要加快推进工会智慧经审工作平台建设与应用,建立跨部门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与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深度对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调整审批、决算分析、绩效评价全流程闭环监管链条。运用大数据建模技术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异常收支识别、支出结构分析、跨期数据比对等手段,助力审查审计监督提质增效。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工会预算审查标准,提升审查监督的数智化水平。运用“职工之家”APP平台,通过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会经审干部的能力素质。
(作者为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长宏网
满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